
9月26日下午,丽水市文史研究馆举办秦观与处州及其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,围绕秦观在处州(今丽水)的历史足迹、文化价值及当代活化路径展开深入研讨,为丽水高水平建设山水文化名城,推动山水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、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。
秦观,字少游,一字太虚,号淮海居士,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。他在丽水度过了三年时光,这段经历不仅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,更给处州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。从法安寺借宿、文英阁居住,到姜山酒税局履职,他在处州写下《好事近?梦中作》《千秋岁?谪处州日作》,“春路雨添花,花动一山春色”“春去也,飞红万点愁如海”成为千古名句,还有《处州水南庵二首》等作品。同时,改进处州制曲技艺,推动当地酿造水平提升等。
座谈会上,毛传书、赵治中、王迅等7位专家学者、文史工作者从历史、诗词、佛缘等多个维度,生动呈现了秦观文化与处州文脉的深厚联结,也为后续活化利用提供了宝贵思路;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、市政协文史专员、企业家以及市委宣传部、市委党史研究室、市文广旅体局、市档案馆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围绕座谈会主题作了交流发言,并提出了保护好与秦观相关的历史遗迹、加强秦观文化在地性研究、推动秦观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方面的想法或建议;秦观后裔代表表示,希望双方以秦观为媒,加强交流合作,用活、用足名人资源,共同推动秦观研究出新成果,实现名人资源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提升城市人文高度和吸引力。
会议指出,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、市委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,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,发挥自身特长,从不同方面研究秦观文化,对其进行挖掘和梳理,并致力于讲好“秦观与处州”丽水好故事,让秦观文化成为丽水文史的一张“金名片”。要继续推动实践,让秦观文化真正“活”在丽水的山水间、“融”在市民的生活里,成为推动高水平建设山水文化名城的重要力量。要因地制宜推动把丽水名人资源转化为名人文化,把丽水名人文化转化为名人经济,用创新、创造的思维发展丽水文化新质生产力,在秀山丽水间发展治愈经济,打造沉浸式疗愈经济产品,让丽水成为文化疗愈之所。